1963年生,博士后,教授,博士研究生导师,现为“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”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、“采矿工程”学科带头人、首席教授、矿业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、国家安全专家组专家。1983年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,获学士学位;1986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,获硕士学位;1995年~1998年在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,获波兰博士学位。1999~2001年在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。主要从事采矿工程、矿山压力、冲击矿压、采矿地球物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。
代表性论文论著
出版专著5部,发表论文80多篇,其中被EI、ISTP等检索40余篇,专利5项。
科研业绩
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“十一五”国家科技支撑计划,973项目,中波政府合作项目,波兰国家科学基金项目,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,国家“九五”、“十五”科技攻关项目,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,教育部聘请外专重点项目,中国矿业大学 “十五”“211工程”建设项目等十几项国家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工作。
获得奖励 / 专利
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、波兰部采矿奖、省部级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6项、三等奖7项。孙越崎青年科技奖;江苏省“青蓝工程”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;江苏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计划等。作为国家重点学科”采矿工程”学科带头人,近年来,带来学科取得了良好的成绩,使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,继续保持了学科在国内外的领先水平。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“采矿工程”学科考核顺利通过,并与“安全技术及工程”、“矿物加工工程”等重点学科一起,成为了“矿业工程”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。同时,2005年全国本科专业评价中,我校采矿工程列全国工科A++级学科专业第一;2006年获江苏省品牌专业;2006年全国一级学科排名中,我校的矿业工程学科再次排名第一;2007年“采矿工程”本科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。